【荐读】从所罗门的献殿祈祷看“圣殿与教堂”
从所罗门的献殿祈祷
看“圣殿与教堂”
作者|张远来
列王记上8:23-53
历代志下6:12-42
教堂不是圣殿,但因为基督教教堂的功能和以色列人的圣殿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基督教也常会把教堂叫做上帝的殿。在神学上这种表述虽不准确,但信仰的情感上并非不能理解。当年以色列倾国家之力,历经两代政府的努力,终于建好了圣殿。献殿之时,负责号召建殿的所罗门王就带领全体以色列人作了一个极具神学和历史性的代祷。这个代祷不经意地预告了以色列人日后的命运,表达了圣殿的功能,也反映了信仰与道德在人民生活和社会兴替中的决定性作用。
所罗门的献殿祈祷,对今天的基督徒而言,依旧有着直接的信仰、道德与教会发展的参照意义。整篇祷文可以简单地分为四个部分:整篇祷文可以简单地分为四个部分:
-1-
称 颂
代下6:12-17
在称颂部分,所罗门表达了上帝与以色列民息息相关的三重属性:
●上帝之独一超越——天上地下没有神可比你的!(代下6:14);
●上帝之慈爱守约——你向那尽心行在你面前的仆人守约施慈爱(代下6:14下);
●上帝之信实可信——上帝成就了对大卫的应许(代下6:16-17)。
即上帝的全能、全爱、全善。这不仅是对上帝的称颂,也是对以色列民的教导与对外的宣告。当时没有无神论国家,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家庭都有其作为最高保护者的神祗。
所罗门强调上帝的独一超越是在强调以色列人所敬拜的耶和华上帝是独一真神。这是所罗门在象征着以色列国家信仰被建立的圣殿献殿礼上的祈祷。这一宣告不仅称颂了上帝的独一超越,坚定了以色列人的信仰,同时,也是在向周围的邦国见证与宣告以色列的上帝才是上帝。
称颂的第二点是上帝的守约施慈爱:“上帝向那尽心行在自己面前的仆人守约施慈爱”。所罗门对上帝守约施慈爱的对象有三个限定性的表述:第一、他是上帝的仆人;第二、他尽心于神;第三、他行在上帝的面前(他是为神而活,他不做上帝不喜欢的事)。所罗门的这一陈述称颂了上帝信实慈爱,同时更是警告以色列人,上帝是在与以色列人的约中施行慈爱给他们,若他们单方面违约(犯罪),他们其实是违背了上帝施慈爱的约定,他们就失去了上帝的保护。在所罗门之前的以利时代,以色列人不守与上帝的约定,他们以为不要上帝,只要有上帝的约柜就可以得胜仇敌,但他们失败了,连约柜都被敌人掳掠了。在所罗门以后的时代,以色列人也曾经迷信,以为可以不理会上帝的约,只要有圣殿,异邦的铁蹄就不能踏进有圣殿的耶路撒冷。但他们错了,上帝是在人对上帝之约的信守中赐福予人。上帝之约本身就是赐福,守约就是蒙福的路径。他们不能因为民族的身份获得上帝的恩福,他们需要承继这个民族的信仰:尽心行在上帝的面前才能蒙福。
所罗门称颂上帝第三个方面是信实可靠:祂成就了向大卫所应许的!圣殿得以落成献殿,完全是上帝自己应许的实现。人只是上帝的同工者,是上帝给了以色列人一个荣耀的机会参与奉献并建殿。也是上帝赐下了资源和能力,让以色列人可以建好圣殿。是上帝要给他们一个有形成为上帝同在之象征的殿,来纪念上帝,并且经历上帝在敬拜中的赐福;也是上帝也借此来凝聚以色列的民族力量,让那个有着12个支派的民族,可以在同一个信仰,同一位上帝,同一个圣殿的敬拜中保持合一与团契。
所罗门在其称颂的背后表达了一个信念:只要今后以色列人能坚守与上帝立定的约,上帝对以色列的应许就必会成就。对今天的教会而言,教堂的建筑只有在神圣的敬拜中才能成为教会,只有在神圣的信仰面前才具有神圣性。
-2-
陈 述
代下6:18
插入在所罗门颂赞与祈祷之间的是一个简明而必须的陈述:“上帝果真与世人同住在地上吗?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
在一个宗教家族化和民族化的时代,所罗门必须强调,真正的上帝不是没有原则的家族守护神。上帝就是上帝!祂不能被囚禁在神龛和建筑里。圣殿不能等同上帝,宗教的礼仪也不能等同信仰。上帝的荣光能充满圣殿,那不是因为圣殿这栋建筑的神奇,而是里面有一群虔诚的敬拜者,他们是上帝自己的儿女。是上帝自己要向他们显出他同在的一个可见的明证。上帝不可以被物化,也不可以被建筑拘禁。
在称颂部分,所罗门表达了上帝与人的关系。而在陈述部分,所罗门意在强调上帝、圣殿与人三者的关系:
1.上帝超越天地宇宙,圣殿并不能成为上帝之居所,但圣殿却是上帝同在之有形的象征;
2.人皆会犯罪,上帝定会惩治罪恶,但若以色列人在上帝的惩治中悔改而向上帝祈祷,上帝必会赦免;
3.圣殿是上帝同在之象征,以色列人不能把有形的圣殿当作无形的上帝,但对象征着上帝之存在圣殿的尊重,即是信仰的精神,也是对上帝的敬畏的表现。因此,所罗门说:你仆人和你民以色列向此处祈祷的时候,求你从天上你的居所垂听,垂听而赦免。(21节)。
一个人心中有圣殿,是因为心中有神;一个人心中有神,同样会有上帝的殿或者教会。是超越在有形之建筑背后无形的信仰,赋予了有形之殿的神圣与价值。同样,基督的教堂,是在信众的敬拜中成为教会。对有形教堂的爱护及为此付出的一切,代表了对其所象征的神圣之主同在的敬畏与虔诚的爱。圣殿不是上帝,圣殿也不能幽禁上帝,上帝也不需要居住在人手所造的殿中。圣殿与其说是为上帝而建,不如说是上帝给人的一个恩典,让人在一个更优雅、舒适、有着神学和信仰象征意义的有形建筑中,可以更安全,也更容易投入的地方去敬拜上帝。
人在殿中敬拜上帝,而非敬拜一个殿。但为什么要在殿中呢?特别是所罗门要强调当以色列人因为犯罪而遭致痛苦后,“向圣殿祈祷,求上帝垂听”。因为,圣殿是凝聚了以色列民族信仰精神的一个象征,圣殿本身就是一间用有形建筑去象征无形信仰的符号,其每一部分的装设,每一个部件的设置都是按照上帝亲自启示的样式,有着神圣的信仰的象征意义。全体以色列民在圣殿的敬拜代表了合一、团契、以及群体文化与信仰上对上帝的信靠。对今天的教会而言,教会与教堂的关系,就像以色列民与圣殿的关系。教堂本身就是一栋建筑,但却是代表了上帝同在的一个记号,上帝也确实会在人有神圣象征意义的活动中赐福于人。教堂的建筑是一个神圣信仰的符号——用她那有形之物在文化中的表述,来传达这信仰的内涵。上帝不是依附于教堂而与信徒同在,教会也不是依附于教堂才能存在。但借着那有形之象征的建筑,能帮助我们更适切地敬拜中体会信仰的意义。信徒心中有上帝,就会有象征上帝同在的教会,对上帝的爱可以体现于对教会的爱,而对教会的爱,也可以体现于对上帝之教堂的关心。
所罗门献殿祈祷,简单的陈述反映了那不简单的神学内涵。而这也正是以色列人和教会容易混淆的物与信仰的关系。
-3-
祈 祷
代下6:19-40
祈祷部分是所罗门献殿祈祷的正文。和所有我们熟悉的公祷不同的是,所罗门的献殿祈祷不仅是祈求上帝的赐福,更是在表达了罪与罚,悔改与拯救的关系:上帝设定了赐福的约,人违约(犯罪)就会打破那施恩的约定,人会因为犯罪而痛苦,若人在痛苦中懂得悔改,上帝便再次坚定那赐福的约而施行拯救。所罗门看准了:世上没有不犯罪的人,他列举了以色列甚至是他自己将来可能会有的种种犯罪和其结果。他祈求上帝,只要在犯罪的惩罚中以色列人悔改了,就求上帝赦免而施恩。从某个角度看,这是所罗门希望再次提出来的祈求,是对前述祈祷的补充:希望他的这个“悔改就赦免而拯救”的祈求能成为所罗门代表人类向上帝提出来上帝与人的约。
在祈祷部分,所罗门列举了几个代表性的要点:
1.不求神囿于圣殿,但求神看顾并使用那作为上帝同在之象征的圣殿;接受人在圣殿的敬拜(19-21)。
2.求主实行公义的判断(22-23)。
3.求上帝垂听因犯罪而战败的国民的悔改祈祷(24-25)。
4.求主垂听因犯罪而受罚致天灾的国民的悔罪祈祷,并求神授以善道(26-31)。
5.求主也垂听那并非以色列血统之人向圣殿所做的祈祷(32-33)。
6.求主垂听以色列民在国家灾难中的悔罪祈祷(34-40)。
总之,所罗门祈求上帝将圣殿设为一个祈祷的殿——一个不仅仅是以色列,而是万国祈祷的殿——是向神悔罪与敬拜的地方,是上帝垂听而赦免与拯救的地方。他祈求上帝垂听一切心中有圣殿,向神悔罪的祈祷,并施以拯救。在祈祷部分,所罗门有一个基本的神学思路:人一定会犯罪,犯罪就是对上帝赐福之约的单方面破坏,这一行为必定会受到不幸,而当人知罪而向神悔改,在象征着上帝同在的圣殿向上帝悔罪祈祷,就求神赦罪而拯救。回到原点,人需要的还是救恩。历史上,所罗门在祈祷中所列举的种种犯罪而遭致不幸的必然规律,在历史上都一一应验过。所不幸的是,并非每一次不幸背后,人们都知道悔罪而向神祈祷。从这一点看,圣殿作为上帝同在之象征的有形建筑,对犯罪而痛苦,痛苦却不知道悔罪而祈祷的人而言,却是一个有形的提醒和无声的呼唤,它的存在代表着上帝的一种期待,期待人们的悔改与皈依。教堂的存在又何尝不是如此?
-4-
宣 告
在宣告部分,王上和代下的记载是不同的。前者强调一般性人民,后者强调祭司。表述俨然不同,但背后的精神实质一样:上帝和以色列人是父神与儿女,王者与子民的关系。这种关系不能因为人单方面犯罪的破坏而失效。实际上,所罗门在献殿祈祷中一个重要的心意,就是让上帝能用祂的爱与拯救来保守这种关系,不管人如何犯罪悖逆,但求神永不丢弃,给人悔改的机会与力量,让这种关系得以长存。而教会的教牧工作,其目的之一正是在帮助信徒培养神人关系不致被破坏,也在帮助那破坏的关系得以在教牧中恢复。
所罗门的献殿祈祷实在是人类向上帝的祈祷中最为让人震撼的呼求。它的伟大不仅表达了人类向上帝的呼求,更是一种历史和神学性的陈述。不幸的是所罗门在祈祷中的每一项关于以色列犯罪的祈祷最终都曾经在历史中发生过,而所幸的是,正如所罗门的祈祷,以色列在犯罪而不幸中归向上帝,在他们每个人心灵的殿中向上帝悔罪祈祷,他们终于又得以回归故土,重建信仰与家园。这种幸与不幸在这个时代,依旧对我们的教会有着极为现世的教导与警示的意义。我们需要珍视那有教堂敬拜的生活,并用我们的信仰与生活,用我们的爱心与热情去构建和维系那象征着上帝同在的神圣的殿!
图片来自网络
校对|琳
美编|四月
上期精彩回顾,点击以下链接: